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学院首页>学术研究>正文

舜徽讲坛·学术论坛第六期纪要

发布时间:2022-05-31

发布者: 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 陈锦霖)2022年5月27日下午,8040威尼斯最佳登录历史文献研究所以及“文献学与经学研究群”主办的舜徽讲坛·学术论坛第六期,在逸夫会议中心2楼会议室顺利举办,主题为“从文献学出发的早期经典文本诠释”。讲座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苏芃老师主讲,8040威尼斯最佳登录历史文献学研究所陈冬冬副教授主持,8040威尼斯最佳登录历史文献学研究所黄珏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吴柱教授与谈。8040威尼斯最佳登录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付林鹏教授,8040威尼斯最佳登录文化学系宋亦箫教授、王闯副教授,古代史教研室谢祺副教授,历史文献所黄政副教授、樊宁老师出席了讲座。

本次讲座涉及的早期经典,主要指先秦秦汉时期的经典古籍。苏老师认为,以前对早期经典的文本诠释多依托于语言学(传统小学)、文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实际上,文献学也是对早期经典文本诠释的重要路径。

苏老师以四个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从文献学视角诠释早期经典的尝试。

一是古书的编次。早期经典尤其是先秦诸子,篇章之间逻辑关系有时并不紧密,这种断裂感有可能是由于古书编次中带来的问题。苏老师以《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末尾的一段话为例进行论证。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这段话通常被认为是“慎战”思想的反映,但是和“火攻”的战术却没有多少联系,历来学者对此已有许多阐释,但都不是很有说服力。结合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西汉时期《孙子》篇题木牍来看,木牍中的十三篇篇名次序与传世本不同,《火攻》篇是最末一篇,这也就是说,《火攻》末段很有可能就是早期《孙子》传本的结语,与全书开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正相呼应,而这种篇章次序也许更加接近《孙子》古本的面貌。

二是书写制度的变迁。苏老师围绕“廿”、“卅”、“卌”用字的变化探讨了唐宋之际由写本向刻本转化过程中书写制度的变化。苏老师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出巡的纪年为例,对年份的记载由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上歌颂始皇帝功德的四言韵文中的“廿”、“卅”转写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十”,这种改写究竟是司马迁的改易还是后人传写变化,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接着,苏老师又举了《太史公自序》中关于司马迁生年学术公案为例,指出也和“廿”“卅”“卌”的讹混有关。苏老师据《旧唐书》和《册府元龟》的记载,考证唐玄宗初年曾有改合文为“二十”“三十”“四十”的诏令,在此基础上,到了北宋,这种书写制度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逐渐确立下来,这种书写制度的变化也是我们解读早期经典的重要视角。

三是古书文本的定型与衍化。苏老师首先谈到古书互见文本的差异,举例《史记·高祖本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的异文,认为这些互见文本异文的出现,与古书文本的定型过程有关,我们不能拘泥于古书的成书年代,要从文本演变的视角去分析异文。随后,苏老师又谈到了故训资料的衍化现象,以《说文》中一则训诂材料“一曰盟者以血涂口旁曰歃”为例,说明和《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作为一部书名,在传承中被人误读,最终误为《说文》,因此在诠释经典文本时,故训资料使用上也要谨慎。

四是典故使用中的经典诠释资料。苏老师举了《左传》中的两个例子,一是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这里的“京”贾逵、杜预训为“大”,而俞樾则认为是“競”字的假借字,可读为“勍”,北魏和隋唐时期的墓志中多处用到《左传》此处典故,皆作“莫之与競”,可为俞樾之说提供依据,虽然也未必就是确证,但至少反映出也是一种古人的诠释理解,是过去所忽视的。二是关于“染指”典故的出处,这一典故历来都被认为出自《左传·宣公四年》“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的故事,然而新近的电视节目《圆桌派》中提出了新说,认为和先秦铜器中的加热酱料的染器有关。其实,只要考察这一典故的使用情况,我们就会发现其在后世流传有序,结合孙机先生的研究,青铜染器甚至可以大家共用,和“染指”毫无关联。因此,典故作为古注之外的另一类经典诠释资料,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讲座最后,苏老师溯源了一段往事,从《〈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编纂始末》一文中,我们可以读到1987年中秋节在华中师大桂子山召开了《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的编委会,当年全国18家高校古籍所共同编写了这套丛书,老辈学者们对经典阅读的重视可见一斑,相比前辈学者,当下诠释经典的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更应当关注古代经典,深入研究古代经典。

苏老师报告之后,陈冬冬老师介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华中师大整理古籍的盛况,并回顾了张舜徽先生提出的读书之法:“读常见书”“思考常见问题”,激励当代青年学生投入到古文献的整理工作中来。

黄珏老师认为这次讲座内容丰富,赞成苏老师对《圆桌派》新说的批评,认为“莫之与京”的“京”作“大”解可能更好。苏老师回应说,他认为石刻资料的用典为俞樾之说提供了证据,但他并非认同俞樾之说。

吴柱老师谈到自己读子书也时常会有“跑题”的感觉,有时同篇不同段落之间,缺乏逻辑关联,多是与后世编纂有关。而在书写制度的变迁中,不少虚字被删去,如今一些古本还保留了虚字,这些版本也值得重视意。在研究古书定型中,《左传》杜预注的一些地名注解值得注意。苏老师回应说,对古代文本的研究要具体地看,经史子集不同性质的文本,定型衍化的时间和路径都不相同。

其他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也积极参与了讨论,苏老师一一耐心作答,在座同学都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审读人:陈冬冬  审批人:魏文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