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春秋

楚学研究所

楚学所师生参加“首届中国嫦娥文化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09-11-19

发布者:周媛 来源: 浏览次数:

2009年11月8日,在咸宁市咸安区召开了“首届中国嫦娥文化学术研讨会”,应会务组邀请,威尼斯官网楚学所蔡靖泉、顾久幸和黄尚明三位教授,以及区域文化史专业08级全体研究生参加此次会议。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位于咸宁市西北的咸安区,植桂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桂花之乡”。也因此,咸安地区的桂花文化闻名一方。咸安又是嫦娥的故乡,依托桂花文化,咸安地区以嫦娥的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歇后语、谚语以及内容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为主的嫦娥文化,在此地也大放异彩而颇有韵味。

此次嫦娥文化学术研讨会为期三天,与会者有原驻法大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蔡方柏先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驹先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祁连休先生,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杨利慧女士,原湖南省社科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光岳老师等,省内的专家学者有我校文学院教授刘守华老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桂胜老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向柏松老师等。此外,湖北省宣传部、文联、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协以及咸宁市社科联、群艺馆、嫦娥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相关领导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各位专家领导各抒己见,为咸安地区嫦娥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会议讨论非常热烈。威尼斯官网楚学所顾久幸教授做了题为“嫦娥神话传说的流变形态与地域特征”的主题发言,顾教授从嫦娥传说的最早起源于基本情节、嫦娥神话成为民间文学的主要题材、嫦娥神话与宗教、历史、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的结合适应人民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发扬嫦娥神话中优秀的文化等四个方面分析咸安地区嫦娥文化的开发和发展。最后,顾教授认为,不论嫦娥是否原生于咸宁地区,都可以以民间广为流传的嫦娥文化中优秀的精神作为当地的文化宣传导向,而其中的桂花文化可以与嫦娥神话相结合,作为经济开发的项目,成为咸宁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内容。

会议的最后,楚学所蔡靖泉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之一,为嫦娥文化学术研讨会做了总结性的发言。蔡教授首先肯定了此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性和意义,认为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很精彩、非常有价值而且很有深度。同时,蔡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嫦娥、桂花等元素,是中秋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值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结合咸安地区的守月华,可以以中秋祭为主题,以咸安地区作为依托地,打造和丰富中秋节内容,从而申报非遗,一旦成功,咸安甚至咸宁地区的发展,将会有无尽的潜力。

此次参加会议,收获颇多,见识增加,能够与会聆听大家的言谈,如沐春风。各位专家的思辨和睿智,思维的开阔和缜密,让我大开眼界而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学之甚多须待仔细回味,当以此会议为机,时时鞭策自己,努力奋进!